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人成为股东的现象日益普遍。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具体实践。
一、背景与意义
1. 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此背景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为关键一环。
2. 意义
农村人成为股东,意味着农民从传统的土地承包者转变为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股东,这有助于:
- 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分红、股权收益等方式,农民可以直接分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 激活农村资源:农民参与股权投资,有助于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推动乡村振兴:农民成为股东,有助于增强农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具体实践
1. 资源变资产
通过清产核资,将农村集体资产进行量化,让农民了解集体资产的现状和潜力。例如,泸西县通过租赁运营、延链扩建等方式,将闲置资产转化为务工车间,实现资源变资产。
2. 资金变股金
鼓励农民将闲置资金投入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通过入股、投资等方式,将资金转化为股金。例如,阿克苏市通过分红,将资产量化给群众,让村民成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
3. 农民变股东
农民通过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为股东,分享发展红利。例如,光山县通过“三变”改革,让76.93万农民变身股东,实现农民变股东。
三、案例解析
1. 泸西县:唤醒“沉睡资源”,激发乡村活力
泸西县通过“三变”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例如,沙马村委会通过租赁闲置厂房,建立养殖场,实现资源变资产;中枢镇固白村委会将废弃砖厂改造成制冰车间,实现资产变股份。
2. 阿克苏市:集体经济“壮”起来,群众钱包“鼓”起来
阿克苏市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资产量化给群众,让村民成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例如,托普鲁克乡木日开旦木村的文化礼堂分红大会,村民通过分红获得收益。
3. 光山县:增速全市第一,76万农民变股东
光山县通过“三变”改革,让76.93万农民变身股东,实现农民变股东。例如,全县153个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8566万收益反哺民生。
四、总结
农村人成为股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激活农村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各地应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更多农民成为股东,共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