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丹东市作为辽宁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推进农村垃圾场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成为全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典范。本文将详细介绍丹东市在农村垃圾场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一、政策引导,规划先行
制定农村垃圾处理规划:丹东市根据《辽宁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指引(2021-2030)》,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了《丹东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23-2030)》,明确了农村垃圾处理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政策扶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
二、技术创新,提高处理效率
垃圾焚烧发电:丹东市在凤城建设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采用“建设—运营—移交”的BOT模式,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利用。
渗滤液处理:在垃圾处理场新建了渗滤液处理设施,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确保渗滤液达标排放。
三、强化监管,确保设施运行
建立监管体系:丹东市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监管体系,对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进行全过程监管。
强化责任追究: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四、公众参与,提升环保意识
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公众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案例分析
以丹东市某农村垃圾处理场为例,该场采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通过以下步骤:
垃圾收集:采用密闭式垃圾收集车,确保垃圾在运输过程中的密封,减少二次污染。
垃圾焚烧:采用机械炉排炉,烟气处理采用SNCR(炉内脱硝)半干法(石灰浆溶液)干法(氢氧化钙干粉)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的烟气净化工艺,确保排放达标。
余热利用:焚烧产生的余热用于发电,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飞灰处理:新建飞灰填埋场,确保飞灰安全处置。
六、结论
丹东市在农村垃圾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丹东市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处理效率,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