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医疗保险概述
农村医疗保险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它旨在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农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1. 检查费用报销范围
- 治疗、注射、输液、清创缝合、针灸火罐、B超、心电图、X线、化验、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相关费用。
2. 药品费用报销范围
- 根据各地政策文件规定的药品与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的报销范围。
3. 住院费用报销范围
- 住院期间的药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化验费、住院费等相关可以报销的费用,特殊门诊可报医疗费。
4. 特殊病种费用报销范围
- 恶性肿瘤化疗、重症尿毒症透析治疗、组织器官移植后排异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精神病结核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孤独症、精神病、血友病、苯丙酮放尿症(限10岁以内儿童)。
5. 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的报销范围
- 符合各地相关政策的医保目录,规定的医保开支范围内的医疗费用。
6. 不报销范围
- 旧病或工伤复发;
- 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医疗事故等按规定由第三方支付的;
- 当公共卫生负担;
- 在国外就医;
- 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以外;
- 没有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所产生的费用;
- 在生育保险范围的医疗费用;
- 规定自费的医疗费用。
三、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1. 门诊报销比例
- 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
- 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
- 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
- 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
2. 住院报销比例
- 镇卫生院报销60%;
- 二级医院报销40%;
- 三级医院报销30%。
3. 大病医疗报销比例
- 凡参加合作医疗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四、农村医疗保险购买方式
1. 乡、村干部上门集中收缴方式
- 农民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户口薄》到本村、组指定的地点办理参合登记,填写《参合人员缴费参合登记表》,经办人员审查,收缴农民个人参合资金。
2. 村集体经济代缴方式
- 鼓励村集体经济好的村,实行由村集体经济统一交纳参合资金。
3. 农民主动到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缴纳方式
- 农民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户口薄》到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办理参合登记,填写《参合人员缴费参合登记表》,经办人员审查,收缴农民个人参合资金。
五、农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
- 2020年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同步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50元。
六、农村医疗保险异地报销
1. 就医地目录
- 报销按照就医地的医保目录,目录内的诊疗项目才能报销。
2. 参保地政策
- 虽然在异地可以报销,但报销比例仍然是按照参保地(老家)的政策。
七、总结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了重要的医疗保障,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了解农村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比例、购买方式等,有助于农民更好地享受这项民生工程带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