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农民的绿色致富之路:光伏发电补贴背后的故事
引言
随着我国对绿色能源的重视和推广,农村光伏发电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丹东东港市廉家坝水库光伏发电项目,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将揭秘这一项目的背后,了解农民如何通过光伏发电补贴实现绿色致富。
项目概况
廉家坝水库光伏发电项目占地近9000亩,建设规模300MW,总投资20亿元。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察设计院、辽宁安宇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合资建设。
渔光互补,创新模式
该项目巧妙地运用了“渔光互补”的创新模式,即在水库上进行光伏发电,同时在水下养殖鱼类。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为农民带来了双重收益。
发电收益与税收贡献
项目一期60兆瓦工程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6月30日完成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约5800万元。二期240兆瓦工程于2017年9月8日正式施工建设,2018年9月3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3.2亿度,年发电收入可达2.9亿元。
此外,该项目还为当地政府创造了税收,发电创造税收近1000万元。
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
廉家坝水库光伏发电项目已为当地农民创造了翻倍的收益,计划可持续帮扶20年,帮助贫困村实现可持续脱贫。
光伏发电补贴政策
该项目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离不开国家光伏发电补贴政策的支持。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 国家补贴:国家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给予农民每度电0.42元的补贴,这一补贴政策将持续20年之久。
- 省级补贴:很多地区还设有省级补贴和市级补贴,这些额外的补贴将进一步缩短农民的投资回收周期,促进农村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完善,农村光伏发电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廉家坝水库光伏发电项目为农村地区实现绿色能源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成功案例。
总结
丹东东港市廉家坝水库光伏发电项目,以创新模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为农民带来了绿色致富之路。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将步入绿色能源发展的轨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