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销范围
农村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新农合”)报销范围包括:
门诊报销:在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比例为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在卫生院就诊,报销比例为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在二级医院就诊,报销比例为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在三级医院就诊,报销比例为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住院报销:住院超过3天,医疗费超过1000元,可按一定比例给予报销。具体比例根据医院级别而定,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大病报销:参加合作医疗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例如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二、报销比例
门诊报销:根据医院级别和就诊类型,报销比例在20%-60%之间。
住院报销:根据医院级别,报销比例在30%-60%之间。
大病报销:根据医疗费用分段,报销比例在65%-70%之间。
三、报销流程
住院治疗: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出院时结算。
提交材料:出院后,携带相关材料到新农合经办机构报销。
报销审核:经办机构审核材料,核算报销金额。
报销发放:报销金额发放到参保人账户。
四、注意事项
定点医疗机构:需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否则可能无法报销。
材料齐全:提交的材料需齐全,否则可能影响报销。
政策差异:不同地区的报销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具体请咨询当地新农合经办机构。
意外伤害:因意外伤害导致的骨折住院,部分地区的农村医疗保险可能不予报销。
第三方责任:因第三方责任导致的骨折住院,可能需要先由第三方承担费用,再由农村医疗保险报销。
总之,农村骨折住院的报销政策因地区和具体保险项目而有所不同,参保人需了解当地政策,合理利用医疗保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