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新政策是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下是对这些新政策的详细解读,旨在揭示脱贫路上的关键指南。
一、产业帮扶政策
1. 就业帮扶车间
- 规范带贫比例:要求脱贫群众就业人数占总用工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0%,社会资本投资的就业帮扶车间不低于20%,《办法》出台之后的就业帮扶车间不低于30%。
- 规范车间管理:要求“三齐全三上墙”(脱贫户档案资料、企业用工名册、脱贫户工资表三齐全;脱贫户用工制度、用工名单、工资花名册三上墙),并确保安全生产。
2. 帮扶资产收益金统筹分配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统筹资金量大的村可兼顾村内风险消除户和其他一般农户。
- 政策标准:帮扶资产收益主要用于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项目资产收益在满足差异化分配和小微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可适量用于项目资产管护、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等。
3. 乡村工匠培育
- 适用范围:主要为县(区)域内从事传统工艺和乡村手工业的技能人才。
- 主要内容:将乡村工匠培育工程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品牌、乡村文化旅游和非遗传承保护结合起来。
- 政策标准:对各级乡村工匠工作站和名师工作室提供衔接资金,用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
二、职业教育补贴
1. 适用范围
- 经农业农村部学籍比对并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标注,正在就读中、高等职业院校且已注册普通全日制正式学籍的脱贫家庭子女。
2. 政策标准
- 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给予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对普通农户给予“富民贷”“富农产业贷”支持。
三、农村危房改造补贴
1. 政策背景与重要性
- 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2. 覆盖人群
- 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等突发困难家庭、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未享受到过住房保障的脱贫户。
3. 申请流程
- 准备材料、提交申请、等待审批。
四、易地扶贫搬迁
1. 搬出新生活
- 通过就业增收、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完善公共服务等措施,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2.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
- 建立搬迁人口常态化监测机制,对存在返贫风险的搬迁户分类帮扶,实施产业、就业、兜底保障。
五、总结
农村扶贫新政策为脱贫路上的关键指南,通过产业帮扶、职业教育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补贴、易地扶贫搬迁等措施,助力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