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伊通满族自治县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积极探索,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将从数字农业、乡村产业、人才振兴、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伊通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实践与成果。
一、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1. 测土配方施肥应用平台
伊通县率先在全省开发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系统,通过手机短信为农户提供土壤养分信息和施肥指导,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率。
2. 农业卫星大数据平台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时了解农作物长势,建立估产模型,预估产量,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3. 动物无害化处理数字平台
通过信息化系统,有效监管动物疫病防控情况,实现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提高农民参与度和保护力度。
二、乡村产业振兴
1. 粮食生产
立足“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稳产丰收。
2.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围绕蔬菜、食用菌、瓜类、水果和中草药等资源禀赋,做强做优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如马鞍镇的蔬菜产业。
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了一批规模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如伊通大米、伊通烧鸽子等知名品牌。
三、人才振兴
1. 职业技能培训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培育乡土人才,提高农民素质。
2. 创业担保贷款
支持农民创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
3. 技能等级评价
积极开展技能等级评价,构建监管体系,建立信用档案,对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给予补贴。
四、生态环境建设
1. 乡村环境整治
加强乡村环境整治,提高村容村貌,提升农民生活环境。
2. 文化产业扶贫
借助文化产业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如立新村探索的文化产业扶贫模式。
3. 绿色发展理念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
伊通满族自治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伊通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实现全面振兴、全面小康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