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解决基本生活困难。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低保报销新规也应运而生。本文将为您揭秘农村低保报销新规,包括最高可享受的补助金额以及相关报销政策。
一、农村低保报销新规概述
1. 报销额度限制
根据最新政策,农村低保户住院报销有额度限制,最高可补助20000元。这意味着,低保户在住院治疗时,其医疗费用在20000元以内的部分,均可申请报销。
2. 先保险后救助原则
对于低保、低收入人群,农村低保报销遵循“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即低保人员可先按照自己参加的医疗保险进行报销,然后对剩余部分申请医疗救助,报销比例为60%。
3. 门诊费用报销
以下三种门诊费用可按照住院费用计算报销:
-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 肾透析、肾移植(包括肝肾联合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的门诊医疗费用
- 急诊抢救留观并入院治疗的,其住院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费用
二、农村低保户可享受的补贴
1. 低保补贴金
农村低保补贴金是指农村最低生活补贴,目前农村低保标准达到6848元/人每年。由于各地消费水平不同,补贴标准略有不同,具体以用户所在地方案为准。
2. 医保缴费补贴
对于医保缴费困难群体,县市区可通过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资金,给予全额或者部分资助参保补贴。
3. 九种大病专项救治补贴
患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九种疾病已被纳入专项救治补贴。
4. 大病救助补贴
大病医疗救助是指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体的大病医疗费用给予救助。
三、总结
农村低保报销新规的出台,为农村贫困家庭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了解新规,有助于低保户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缓解医疗负担。如有更多疑问,请咨询当地民政部门或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