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丹东市以农村党建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举措,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丹东市将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强基提质、强村富民、强边固防”三强”行动,着力建设好班子、建强好组织、发展好产业、树立好乡风、打造好队伍、健全好制度。
“头雁育苗”行动:丹东市采取村外吸引一批、村内发掘一批、跨村交流一批”举措,拓宽村级后备干部来源渠道。目前全市共储备2732名乡村干部,其中,高中以上学历2479人,占90.7%,35岁以下1446人,占52.9%。
“人才归巢行动”:对符合聘任条件的归巢大学生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2万元的生活补贴,共回引280名大学毕业生回村任职。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丹东市通过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培育出一批政治坚定有担当、发展经济有本事、处事公道有威信、攻坚克难有办法、兴边富民有能力的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特色农产品党群共富责任区:114人指导参与组建草莓、蓝莓、板栗、燕红桃等特色农产品党群共富责任区255个,带动村民累计增收1100余万元。
电商销售:82人带头进行电商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丹东市依托雄厚的草莓产业基础,规划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让草莓撬动更长产业链,带动更多农户走向共同富裕。
特色产品深加工:伊利集团总裁助理、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王东军表示:AMX丹东草莓酸奶将带动丹东草莓产业的发展,拉动丹东地区的经济。
缩短产地与消费者餐桌的距离:保障产品新鲜度和品质。
四、典型案例
南荒沟村:通过加强推进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汇集基层组织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通过党委引领、多产融合、资金整合、力量聚合等方式,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
陈家村:陈家村驻村第一书记于皎洁带领村两委班子牵头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提升全体村民的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增强农产品经营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
丹东市以农村党建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丹东市将继续深化农村党建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