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产业兴旺被视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与基础。土地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实现产业兴旺目标中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对农村产业用地现状的调研,揭秘乡村振兴背后的土地密码。
农村产业用地现状
1. 产业融合与用地需求
当前,农村产业不再是单一从种到收的传统农业,而是从产前生产资料投入、产中社会化服务、产后收获、加工、流通、贸易、营销等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产业融合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对用地需求呈现出综合供给的特点。
2. 用地结构优化与区域统筹
为满足农村产业发展需求,需要优化用地结构,实现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区域统筹。这包括对现有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新产业用地的合理布局。
3. 绿色发展与用地约束
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用地过程中,需要更加严格的用地约束,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产业用地制度创新
1. 加强产业用地制度供给
为保障乡村振兴中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一要加强产业用地的制度供给,规范用地行为。这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用地范围、用途、程序等。
2. 落实藏粮于地战略
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在用地过程中,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确保粮食生产用地。
3. 提升用地保障能力
以土地整治为抓手,提升用地保障能力。通过土地整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用地。
4. 统筹区域产业发展与用地保障
以村土地利用规划为平台,统筹区域产业发展及其用地保障。通过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用地需求,实现用地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案例分析
1. 华南地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情况
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对华南地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及其用地情况开展了调研,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参考。
2. 上海乡村点状供地模式
上海浦东新区书院镇外灶村通过点状供地模式,破解了农村土地供应难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结论
农村产业用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强产业用地制度供给、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提升用地保障能力以及统筹区域产业发展与用地保障,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