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一个集革命文化、畲族文化、海洋文化、廊桥文化、耕读文化、茶酒文化于一体的地域文化集聚地。近年来,宁德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华丽转身。本文将深入剖析宁德乡村旧貌换新颜背后的故事。
一、文化赋能,铸魂乡村振兴
宁德乡村的振兴之路,离不开文化的赋能。以宁德市首部原创歌剧《鸾峰桥》为例,该歌剧讲述了宁德市下党乡人民自强不息摆脱贫困的艰辛历程,唤起了观众对乡村振兴的强烈共鸣。
1. 文旅融合,打造文化品牌
宁德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例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通过修复古民居,打造书吧、咖啡屋、工作室、美术馆等,成为游客纷纷打卡的文化聚集地。
2. 文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龙潭村党支部书记陈孝镇介绍,为了增强古村文化氛围,龙潭村还推出“人人都是艺术家”文创项目,引导村民进行油画创作,每年吸引了近10万人次游客前来体验。
二、产业振兴,筑牢发展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宁德市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1. 林下经济,促进村财与村民双增收
后洋村依托黄振芳家庭林场,按照“林养、林种、林游”产业模式,大力发展铁皮石斛、黄精、养蜂等林下经济,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和谐牧业和三杉花卉项目,有效促进村财与村民双增收。
2. 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下党乡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先后获评“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通过产业扶贫,带动300多人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书写了新的下党故事。
三、生态宜居,打造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宁德市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
1.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品质
莲峰三村通过修建通往市区的公路,改善了交通条件,让这一方百姓摆脱了贫困、落后,正走向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2. 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楮楼村结合管阳镇党委提出的“山水画廊、忆古楮楼”的目标定位,围绕保护性建设,建设性保护”主体思路,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集休闲旅游、风景观光于一体的美丽新农村。
四、乡风文明,传承红色基因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宁德市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1. 红色旅游,讲好下党故事
下党乡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深入挖掘党性教育以及古廊桥、古村落、古民居等特色资源,打造集红色文化内涵、绿色生态产业、古色人文风韵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体。
2. 文化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宁德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结语
宁德乡村旧貌换新颜的背后,是宁德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努力,宁德乡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宁德市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