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建瓯市,作为福建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成功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创新的策略和措施,这些可以被视为乡村振兴的秘密武器。以下是这些秘密武器的详细解析。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
1.1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起源
科技特派员制度起源于福建,发源于南平,是一项农村工作机制的创新。该制度通过将科技人才派驻农村,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推动农业现代化。
1.2 建瓯市的实践
建瓯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科技特派员将先进的技术、信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植入农村,推动农业从传统向现代农业转变。
1.3 案例分析
例如,建瓯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练进旺被选认为省级科技特派员以来,共引进80多个省内外高产优质稻新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和示范展示,有效提升了农业产量和质量。
二、乡村振兴公司化运营
2.1 乡村振兴公司的创立
南平市首创了乡村振兴公司,旨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强村富民。
2.2 运营模式
乡村振兴公司一般由乡镇下属事业单位——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发起组建,由乡镇和行政村联建,乡镇控股,各村入股,试行公司化运营兼顾社会效益。
2.3 案例分析
如止马镇新振发展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止马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占股20%,镇内10个村各占股8%。去年,10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超过了35万元。
三、宅基地制度改革
3.1 改革背景
建瓯市以第二批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可复制、能推广、惠民生的改革经验。
3.2 改革措施
组建“五员”队伍,下沉一线,驻点攻坚。投入450万元,运用5G技术,建设三农智慧农业云平台。
3.3 案例分析
吉阳镇黄富村村民理事会成员张之金带领技术员入户,两个月内收集到近千张表格信息,为改革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
4.1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力。
4.2 建瓯市的实践
晨曦种业高标准建设现代智能温室大棚,常年与科研院所合作,借力科技特派员制度,致力蔬菜种业研发。
4.3 案例分析
晨曦种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向农户普及推广新品种、新设备和新技术,培育出了一批竞争力强的新品种,有效带动农户增收。
五、总结
南平市建瓯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乡村振兴公司化运营、宅基地制度改革、科技创新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秘密武器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