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这座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了绿色生态养殖的重要基地。在这里,传统的鱼塘养殖正逐渐演变为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效益的绿色产业。本文将深入探讨梅州农村鱼塘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揭秘其致富密码。
一、绿色生态养殖的兴起
1. 稻鱼共生:一田双收的典范
梅州市首个稻鱼共生示范基地位于梅县区丙村镇溪联村。这一模式将稻田与鱼塘相结合,让稻田为鱼提供庇荫和浮游动植物等有机食物,而鱼则通过食虫、松土、增肥等功能促进水稻生长。这种绿色生态养殖方式不仅产出环保又美味的大米,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2. 稻鸭共生:生态循环的典范
除了稻鱼共生,梅州还创新了稻鸭共生模式。鸭子在稻田中捕食害虫,同时鸭粪成为稻田的有机肥料,这种生态循环模式大大提高了农业种养的经济效益。
二、高科技助力绿色养殖
1. 循环流水高密度生态养鱼
梅县区畲江镇杉里村的梅州市运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了循环流水高密度生态养鱼技术。这种模式在鱼塘里建起了跑道,使得草鱼在逆流游动中保持肉质紧实、口感细腻。每条跑道可以养殖5000尾草鱼,亩产约8万斤,是传统养殖方式的7至8倍。
2. 无人机施肥
梅州市的农业技术员开始尝试使用无人机进行施肥,这种高科技手段既提高了施肥效率,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
三、绿色生态养殖的效益
1. 经济效益
2022年一季度,梅州地区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61.59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绿色生态养殖的贡献不可忽视。
2. 社会效益
绿色生态养殖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提高了村民收入,促进了乡村振兴。
3. 环境效益
绿色生态养殖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梅州农村鱼塘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不仅是一种高效的致富途径,更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通过不断创新和科技赋能,梅州农村鱼塘正逐渐成为绿色生态养殖的典范,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