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地区的茂名市,作为中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本文将深入探讨茂名市如何通过特色农业、生态修复和文化旅游等手段,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华丽蜕变。
一、特色农业:荔枝产业的华丽转身
1. 产业发展概况
茂名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其中以荔枝产业最为突出。全市荔枝种植面积约139万亩,年产值超过百亿元,成为推动茂名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2. 产业升级转型
茂名市积极推动荔枝产业转型升级,从单一的种植销售向产业链延伸。通过鼓励农户改种优质荔枝品种,建设烘干炉和保鲜冷库,以及引入电商、文旅等元素,荔枝产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3. 成功案例
以柏桥村为例,该村通过种植优质荔枝,形成了鲜果加工、电商、文旅等产业链,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70万元。
二、生态修复:废弃矿坑变身翡翠湖
1. 生态修复背景
茂名市曾因油页岩矿开采导致严重环境污染,废弃矿坑成为城市伤疤。2013年,茂名决定停采矿坑开采,将其打造成生态公园。
2. 生态修复成果
通过引入活水、改善水质,废弃矿坑变身成为好心湖,湖水清澈,生态优美。好心湖的建成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热点。
3. 文化传承
好心湖以纪念冼太夫人“唯用一好心”的精神为宗旨,弘扬岭南文化,树立了城市精神。
三、文化旅游:农文旅融合发展
1. 农村环境整治
茂名市通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环境,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2. 旅游消费场景创新
依托茂名市特色农产品,打造春赏花、夏品果、秋采摘、冬农趣的旅游地。例如,湛江市中塘乡村旅游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游客。
3. 农文旅融合发展
茂名市将农业、文化、旅游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态,如茂名百墟千村振兴计划等。
四、粤西乡村振兴的启示
1. 坚持特色农业发展
茂名市以荔枝产业为龙头,带动乡村振兴,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2. 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
茂名市将废弃矿坑改造为生态公园,为生态修复提供了成功案例。
3. 创新发展模式
茂名市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之,茂名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特色农业、生态修复和文化旅游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不仅为茂名市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