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罗洞工匠小镇,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是一个集传统文化、工匠技艺、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小镇。本文将揭秘罗洞工匠小镇的振兴之路,探讨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一、历史渊源
罗洞工匠小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大德年间。当时,罗洞先祖从山西等地迁居此地,以烧砖瓦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逐渐发展到制作砧板、桌椅、板凳等木工制品,使罗洞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工匠村。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机遇
上世纪七十年代,七个兵工厂和广州市八十五中落户罗洞。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木作手艺逐渐式微。为挖掘传承罗洞的工匠技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江埔街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机遇,整合乡村优势资源,全力建设罗洞工匠小镇。
三、小镇建设与产业布局
罗洞工匠小镇以匠心文化为核心,通过培育百匠园、广粤府、徽园、外婆家度假区、粤美乡村大舞台、桃源国学院等一批精品文旅项目,引进羌族水磨漆艺、羌族草编传统技艺、核雕工艺、沉香等工艺师落户开馆,引入砖雕、木雕、榄雕、掐丝珐琅等特色工艺,形成非遗文化旅游的特色产业生态链。
四、基础设施建设
截止到2020年,罗洞工匠小镇已完成停车场、公共厕所、工匠驿站、荔下学堂等46个配套设施工程量的95%。计划2021年1月20日前全面完成小镇工程建设,让罗洞的工匠气息无处不在,人居环境美起来。
五、人才培养与传承
罗洞工匠小镇注重人才培养与传承。在小镇内,设立了木作工坊、陶艺工坊、砖雕工坊等,让孩子们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涵养文明新风。同时,还引进了一批名匠名师,传承和发扬工匠技艺。
六、文旅推广与乡村振兴
罗洞工匠小镇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非遗文化会、广州传统制瓷技艺-西村窑晶花大赏、中秋非遗押花展会、传统非遗木偶戏国庆展演、云南非遗匠人文化展、从化非遗水族舞庆丰收节展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七、未来展望
罗洞工匠小镇将继续秉承“匠心传承,文化创新”的理念,不断提升小镇的文化品位和产业竞争力,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结语
罗洞工匠小镇的振兴之路,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典范。在新时代背景下,罗洞工匠小镇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