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实现了乡村的美丽宜居梦想。
一、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中,辽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立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 宣传引导:通过宣传车、大喇叭、悬挂条幅、入户走访、网格员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和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 评比活动:开展“美丽村组”和“最美庭院”评比活动,以正向激励方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二、全民参与,共建美丽乡村
辽宁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 党员带头: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到一线服务、解决诉求,带动群众共同参与。
- 村组清理:实行门前三包制度,村民对房前屋后、自家庭院常态化开展清洁维护。
- 志愿者服务: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共同改善村容村貌。
三、多措并举,改善人居环境
辽宁省针对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改善了村庄环境。
- 集中整治:对村域脏、乱、差地段进行集中清扫整治,清理生产、生活、建筑垃圾等。
- 垃圾分类:实施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设立村屯垃圾分类指导员、宣讲员,开展垃圾分类专业培训。
- 垃圾处理:建立垃圾处理设施终端跨省共享,新配备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
四、产业带动,助力乡村振兴
辽宁省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 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 创办村办企业:支持青年人才创业,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公路、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成效显著,幸福指数攀升
通过一系列举措,辽宁省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道路、绿树成荫的村庄,展现乡村新貌。
- 村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来源多样化,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 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村民素质不断提高。
总之,辽宁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紧紧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这一目标,不断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辽宁乡村的美丽宜居梦想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