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大省,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探讨辽宁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践路径,分析改革探索中的关键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一、政策背景与战略部署
1. 政策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辽宁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乡村振兴作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一环。
2. 战略部署
辽宁省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并部署了未来三年在“三农”领域的重点任务。
二、实践路径与关键举措
1.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辽宁省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通过稳定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加快种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以育种研发和新品种选育为核心,加大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等投入力度。聚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导产业以及相关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更贴近市场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辽宁农产品品牌,依靠精细化加工做好“土特产”文章。同时推动农产品加工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 乡村振兴规划纲要
以规划引领乡村振兴,如新民市发布的《新民市乡村振兴规划纲要》,从基层探索在哪振兴、如何振兴,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指导。
三、典型案例分析
1. 大孤柳村经验
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大孤柳村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为目标,探索出在党建引领下,以能人促改革、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
2. 盘锦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盘锦市通过“产业+联盟+基金”推动可持续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四、成效与展望
1. 成效
辽宁省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农产品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 展望
未来,辽宁省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突破,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辽宁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制定乡村振兴规划纲要等举措,辽宁省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辽宁省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