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的改善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大省,近年来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解析辽宁省农村污水治理的背景、原则、实施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果,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借鉴。
一、背景与指导思想
1. 背景介绍
辽宁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发布,标志着辽宁省正式开启了农村污水治理的绿色革命。这一行动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加快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补齐人居环境短板。
2.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因地制宜、尊重习惯,应治尽治、利用为先,就地就近、生态循环,梯次推进、建管并重,发动农户、效果长远”的基本思路,立足辽宁省农村实际,加强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区域,紧密结合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精准建设治理设施,大力推广资源化治理模式,着重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努力走出一条与乡村生态振兴相适应的辽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
二、基本原则
1.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充分考虑治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允许或对污水排放有严格要求的村庄建设终端式污水处理设施,其他村庄优先考虑农村污水资源化处理模式,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
2. 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重点推广终端式污水治理模式,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优先推广截污纳管模式,在辽西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全面推广污水资源化治理模式,在辽东绿色经济区推广污水资源化加分户式治理模式,在辽河国家公园区域重点治理近河村庄生活污水。
3.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重点强化市、县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管护,推动第三方治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以适当缴费或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设施建设与运维。
4.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农户用水习惯、农田灌溉回用、粪污资源化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景观建设等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三、实施策略
1. 技术路线选择
对靠近城镇、地势平坦的村庄,建设生活污水管网就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在离城镇较远、人口密集的村庄建设终端式处理设施,优先采用低能耗或无动力技术,积极推广低成本、易维护及耐低温技术。
2. 项目设计阶段
合理预留处理能力,防止建设规模偏大,并做到雨污分流,从而有效降低建设、运维成本,确保实际收水量与终端建设规模相匹配。
3. 试点示范
在沈阳市于洪区、沈北新区,营口市鲅鱼圈区,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朝阳凌源市等地分别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强化科技支撑和试点示范引领。
四、成果与展望
1. 成果
截至2022年,辽宁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逐年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2. 展望
未来,辽宁省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技支撑,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结语
辽宁省农村污水治理的绿色革命,不仅为辽宁省农村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突破,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