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农村低保,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摆脱困境,保障其基本生活。辽宁省近年来在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扩大保障范围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本文将深入剖析辽宁农村低保制度,揭示其背后的民生故事。
一、农村低保制度概述
1. 制度背景
农村低保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农村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辽宁省农村低保制度自2007年实施以来,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完善。
2. 制度内容
辽宁农村低保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保障对象:农村低收入家庭、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等。
- 保障标准: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变动等因素确定,确保保障对象基本生活需求。
- 保障方式:以现金救助为主,辅以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救助。
二、辽宁农村低保政策的调整与提高
1. 提标政策
近年来,辽宁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低保工作,多次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以下为部分提标政策:
- 2018年: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提高6%以上。
- 2020年: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以上。
- 2023年: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2%,城乡低保标准比值由1.29:1缩小到1.25:1。
2. 扩围增效政策
辽宁省在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的同时,还积极推进扩围增效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以下为部分扩围增效政策:
- 规范完善救助准入条件:综合考虑申请人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家庭刚性支出等因素,确保救助对象精准。
- 优化非本地户籍人员救助申请程序:简化申请流程,方便困难群众申请救助。
- 鼓励就业:对就业后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低保家庭,给予渐退期政策。
三、农村低保背后的民生故事
1. 王成文的故事
家住辽宁省法库县秀水河子镇秀水河子村的王成文,一家三口因政策扶持,每月能领取低保金783元,生活得到了改善。
2. 褚玉田的故事
秀水河子镇杨家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褚玉田,因家庭困难,被纳入低保户行列,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
3. 法库县的“兜底保障”
法库县采取农村低保等政策性兜底保障,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特殊困难,确保“一户也不能少”。
四、结语
辽宁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为农村贫困家庭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境。然而,农村低保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群众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