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治理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社区共建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构建和谐共融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本文将从社区共建的背景、内涵、实践案例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乡村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一、社区共建的背景
-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存在治理主体单一、资源分散、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创新治理模式。
- 社区共建理念的兴起:社区共建强调多元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社区共建的内涵
-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共建强调社区党组织、村委会、村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治理。
- 资源整合:通过整合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为乡村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 共建共享:社区共建旨在实现乡村治理成果的共建共享,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和谐共融:通过社区共建,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融。
三、社区共建的实践案例
- 诸城市相州镇:相州镇以古县社区为试点,构建“1239”服务体系,打造“一呼百应”社区综合服务体,实现一键呼叫汇集民所需,一网通办兜进民生事。
- 金陵二村社区:金陵二村社区以“党建引领、邻里相亲、智慧安邻、共融共建、共治共享”为工作思路,组建区域党组织共建网、区域社建共治网等,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 港西镇:港西镇成立“乡村共享家”创新乡村治理工作联盟,激活乡村治理的发展动能和治理效能。
四、社区共建的未来展望
- 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推动社区共建工作深入开展。
- 创新治理机制:探索多元共治、协商共治等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 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 强化科技支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社区共建的智能化水平。
结语
社区共建是乡村治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实现和谐共融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社区共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