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一个以绿色生态著称的县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被资源。在这片绿色王国中,许多常见的绿植不仅装点着乡村的风景,更承载着丰富的生态秘密。本文将揭秘周宁乡村中一些常见绿植背后的生态秘密。
一、古树名木:历史的见证者
在周宁,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者。这些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如油杉、柳杉等,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生态和文化意义。
1. 油杉:罗柴房包树
位于县政府大院后的油杉,树龄达800余年,树高30余米,胸围约6.6米。油杉树形优美,树冠浓密,是周宁乡村常见的绿化树种。
2. 柳杉:鸳鸯树
位于鲤鱼溪景区鱼冢两侧的柳杉,树龄平均800余年,树高分别为18米和26米。两株柳杉枝干交相连理,形似鸳鸯,被誉为“鸳鸯树”。
二、林下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周宁县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同时,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1. 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是周宁县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下种植金线莲、草珊瑚等药材,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2. 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是另一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在林下养蜂、种植中草药等,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三、绿色家园: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周宁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乡村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1. 绿盈乡村
周宁县大力推进“绿盈乡村”建设,通过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措施,使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2. 创意墙绘
周宁县充分利用乡村墙壁,绘制创意墙绘,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传承了乡村文化。
四、结语
周宁乡村的常见绿植,不仅装点着乡村的风景,更承载着丰富的生态秘密。这些绿植见证了周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周宁县将继续发挥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