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众多村庄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措施,实现了从“空壳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转变。以下将揭秘周宁县新农村名单,展示哪些村庄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脱颖而出。
一、萌源村:五事管理机制引领发展
萌源村位于周宁县城西北5公里,是一个千年古村。该村通过实施“五事”管理机制,实现了村民自治和村庄治理的现代化。
- 支部主事:党支部在村庄事务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 乡贤商事:发挥乡贤在村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村民定事:村民参与决策,确保决策符合村民利益。
- 干部办事:干部负责执行村民的决策。
- 群众评事:群众对村庄事务进行监督和评价。
通过这一机制,萌源村成功实施了总投资680多万元的村农民文化广场项目,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坂坑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坂坑村曾经是周宁县出了名的“脏、乱、差”村庄。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坂坑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投入项目资金320余万元,实施了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项目。
2020年,坂坑村总结提炼出的“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等国家三部委确立为典型范例并向全国推广。
三、紫云村:依托自然条件发展旅游
紫云村通过兴建荷花池,做好村容加减法”,依托优越自然条件发展旅游,做响紫云土豆品牌。紫云村的发展模式为周宁县其他村庄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龙住院村:整治环境打造美丽花村
龙住院村扎实开展厕所无害化改造、河道整治、裸房危房整治等,从“脏乱差”转变成美丽花村。龙住院村的经验表明,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五、后洋村:发展林下经济
后洋村凭借良好生态和丰富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高特优”特色农业等产业,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发展新局面。
六、芹溪村: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芹溪村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模式,发展金线莲野外种植、现代生态茶园、山泉水产业、黑兔养殖、萌宠乐园、烧烤园、民宿等农文旅”融合项目。
总结
周宁县众多村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村庄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周宁县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让更多村庄实现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