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一个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山区县,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通过打造一系列农村示范村,周宁县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更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本文将深入揭秘周宁县农村示范村的成功之道,探讨其成为乡村振兴秘密武器的关键因素。
一、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周宁县农村示范村的发展,首先源于对绿色发展的坚持。以后洋村为例,黄振芳家庭林场的发展历程,正是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通过开垦荒山、套种多种作物,后洋村实现了从“零”到“富”的转变,成为周宁县乃至全国造林大户的典范。
1. 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后洋村依托林业资源,打造集林业产业、生态养生、观光游憩等业态于一体的林园综合体。这不仅实现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机统一,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2. 林旅融合:打造乡村休闲旅游
后洋村通过林旅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不仅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也让村民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
二、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
周宁县农村示范村在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坂坑村为例,通过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项目,实现了农村面貌的焕然一新。
1. 治理农村人居环境
坂坑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实施了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如垃圾分类治理、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2. 群众观念的转变
环境整治的关键在于群众观念的转变。周宁县通过建立“十五三一”联户帮带机制、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等方式,引导村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
三、人才振兴:凝聚乡贤力量
周宁县农村示范村在人才振兴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紫竹村为例,通过吸引乡贤回乡发展,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
1. 乡贤回乡创业
紫竹村吸引了恒力(厦门)石墨烯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陈木成等乡贤回乡创业。他们带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紫竹村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2. 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紫竹村采取企业投资、村委出地、群众入股的产业发展模式,种植中草药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产业振兴。
四、交通建设:四好农村路
周宁县农村示范村在交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桃坑村为例,通过建设“四好农村路”,实现了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1. 农村公路提升改善
周宁县紧紧围绕“四好”目标,提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水平,畅通乡村振兴快车道。
2. 公路养护与管理
周宁县高标准推进公路养护,全面建立农村公路路长制,实现管养全覆盖、无盲区。
五、总结
周宁县农村示范村的成功经验,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绿色发展、环境整治、人才振兴、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周宁县农村示范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秘密武器,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