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县,一个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山区县,近年来在农村集体资产核资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将深入探讨周宁县农村集体资产核资的背景、目的、过程和成果,揭示其背后的故事。
背景与目的
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周宁县作为福建省的一个山区县,农村集体资产状况复杂,存在着资产归属不清、管理混乱、效益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核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周宁县启动了农村集体资产核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
- 摸清农村集体家底,全面了解集体资产状况。
- 界定资产所有权,理顺资产关系。
- 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集体资产管理体制。
-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核资过程
清产核资
周宁县农村集体资产核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宣传发动: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群众对核资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 清产核资: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房屋、设备、资金等进行全面盘点,核实资产数量、价值和使用状况。
- 产权界定:对资产所有权进行界定,明确资产归属。
- 建立台账: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案例分析
以周宁县龙潭村为例,该村通过清产核资,发现村集体资产总额达200万元,其中闲置资产50万元。通过资产盘活,龙潭村将村委楼店面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核资成果
经济效益
通过农村集体资产核资,周宁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全县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100%,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占43%。2022年目标任务,实现全县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
社会效益
农村集体资产核资工作不仅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效益,还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通过核资,解决了资产归属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增强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总结
周宁县农村集体资产核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周宁县将继续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