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县,一个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的小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正在演绎着一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作为周宁市乡村振兴局的局长,肩负着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本文将从局长视角出发,揭秘周宁市乡村振兴之路,探讨田园梦如何变为现实。
一、绿色生态:周宁乡村振兴的基石
周宁县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山青水碧,景色宜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周宁县秉承“三库碳库”的绿色生态理念,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1. 实干担当,守护绿水青山
1983年,黄振芳带领全家开垦荒山50亩,贷款8万元造林。40年来,后洋村村民在三库绿色生态理念的指引下,逐步拓展林下经济规模,走出了一条林、茶、果、牧、养、游相结合的发展新路。
2. 林下经济发展,实现青山变金山
黄振芳之子黄传融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继续守护这片林场。他表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下,保护树木是重中之重。林下经济的大力发展,让不砍树,青山也能变金山成为事实。
二、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带动县域经济
周宁高山立体小气候使得这里常年凉爽宜人。立足这一自然优势,周宁县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多家企业在周宁落地,把人力、物力引进周宁。
1. 产业培育,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近年来,周宁县立足生态气候优势和资源禀赋,推进81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冷凉花卉、高山果蔬、茶叶、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
2. 电商助力,拓宽销售渠道
黄宇斌受祖辈父辈影响,选择从大城市返回家乡,与山林打交道。他乘着电商的东风,把一件件林下产品搬进直播间,开拓了新的销售路径,新模式赋能传统林业。
三、人居环境大变样,建设美丽乡村
周宁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特别是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治水改厕,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坂坑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投入项目资金320余万元,实施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项目,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 典型模式推广,全国推广
以坂坑村为试点总结提炼出的泗桥乡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等国家三部委确立为典型范例并向全国推广。
四、结语
周宁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以绿色生态为基础,招商引资为动力,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局长的带领下,周宁的田园梦正在变为现实,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