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榆次区,位于山西省中部,是晋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榆次区以农业创新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剖析榆次区在农业创新方面的举措和成果,揭示其如何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一、政策引领,明确发展方向
榆次区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明确了“建设全省乡村振兴先行区”的目标定位。通过召开全区三级干部大会,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将建设都市现代农业高地作为工作重心,形成了加快都市现代农业高地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七大矩阵。
二、项目建设,打造都市农业富农区
生产指标实现超计划:粮食、蔬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全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发放687万元,完成全年农机购置补贴任务,农机总动力达到27.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7%。
争资引项实现超同期:以国字头项目为引领,分类梳理、统筹实施涉农项目,积极组织各产业经营主体、各示范村庄申报省市级项目扶持资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资金共1.2亿元。
基础建设实现超预期: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大力开展节水农业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稳产提质,构建有机循环强农矩阵
有机旱作稳中提质: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投资约8000万元,完成田间生产道路铺砖、堆肥场平整等工作。
农业科技推广:依托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和现有农技人员,做好生产环节技术服务,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紧抓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契机,依托自然生态、人文民俗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循环线。
发展果蔬粮种植体系:继续发展壮大温室育苗基地,发展优质红薯种植,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区农业农村局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
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与专业化生产。
五、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强化红色引领:印发《榆次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行动方案》,落实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产业先行: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培厚乡村振兴沃土。
三治融合:不断筑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结语
榆次区以农业创新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政策引领、项目建设、稳产提质、产业融合和党建引领等多方面举措,榆次区成功打造了都市农业富农区和有机循环强农矩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榆次区将继续探索农业创新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