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这座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城市,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和试点改革,鹰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以下是对鹰潭乡村振兴秘密武器的揭秘。
一、宅改:乡村治理的突破口
江西省鹰潭余江区将宅基地制度改革作为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宅改的核心在于规范宅基地使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包括:
- 限制宅基地面积:每户农户只能占有一块宅基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
- 清理乱占耕地建房:通过“三清三拆”行动,清理农村危旧房、空心房,推动村庄环境整治。
- 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农村道路、供水、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
宅改不仅解决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土地资源。
二、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全域融合共同体
鹰潭高新区白露街道以“一融带六化”的改革思路,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具体做法如下:
- 盘活“两闲”资源:创新城中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模式,建立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机制。
- 科技赋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实施智慧农业,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 集体经济合作:推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探索集体经济合作发展模式。
城乡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产业联建:抱团发展新路径
鹰潭余江区黄庄乡九个村通过共联共建,成立联建运输有限公司,实现了抱团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 共同投资:九个村共同投资65万元成立公司。
- 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
- 资源变资产:通过项目实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联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
四、万企兴万村:商会和民企的积极作用
鹰潭市积极发挥商会和民企作用,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具体做法如下:
- 四级联动体系:构建市级、区(市)、乡镇、村企四级联动体系。
- 产业兴村模式:推广乡贤企业乡村、企业资金自然资源、企业农民农产品等产业兴村模式。
- 金融支持:提供商会贷、浙商贷等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发展。
万企兴万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五、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化溪村通过发展香菇产业,实现了乡村振兴。具体做法如下:
- 技术支撑:依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支撑,发展香菇栽培。
- 带动就业:香菇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效。
- 生态农业:香菇产业符合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总结
鹰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宅改、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联建、万企兴万村、特色产业等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些秘密武器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