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地区正逐渐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阵地。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精密制造产业园区的一栋栋标准厂房,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本文将深入剖析鹰潭农村厂房的崛起原因、发展模式及其对乡村振兴的深远影响。
农村厂房崛起背景
政策支持
2019年12月,鹰潭市全域列入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明确将在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这些政策为农村厂房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资源整合
鹰潭市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促发展”的基本思路,创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了“沉睡”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变成了资产,并通过抵押方式变成了资金,为当地发展引来了金融活水。
农村厂房发展模式
一权一品模式
鹰潭市选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等农村主要产权,引导各类银行开发“一权一品”抵押贷款产品,办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
异地调整入市
2019年10月30日,江西省首宗异地调整入市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余江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被摘牌。这次摘牌盘活了锦江镇前进村94.5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为当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农村厂房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提升农民收入
农村厂房的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产业升级
农村厂房的建设,为当地精密制造产业提供了发展平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城乡融合发展
农村厂房的发展,促进了城乡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案例分析:项漾产业园
位于衙前镇项漾村的项漾产业园,是我区首个村集体旧厂房改造试点项目。通过大刀阔斧的拆除重建,现已成功蜕变为一座拥有5栋标准化厂房及配套服务楼的小微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内共入驻企业18家,实现100%的招商入驻率,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100万元租金收入。
总结
鹰潭农村厂房的崛起,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创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打造“一权一品”抵押贷款产品、异地调整入市等方式,农村厂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村厂房将继续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