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正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应城市义和镇李集村以其独特的乡村旅游模式,成功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典范。本文将深入剖析应城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揭示其背后的“幸福密码”。
应城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应城市义和镇李集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共同缔造的理念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共同缔造理念与实施
1. 核心原则
共同缔造理念强调群众参与、需求导向和群众自治。李集村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 群众参与: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共同决策、共同实施。
- 需求导向: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推动乡村发展。
- 群众自治:建立健全群众自治机制,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 实施步骤
李集村在实施共同缔造过程中,遵循以下步骤:
- 制定实施方案: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本地实际,制定共同缔造实施方案。
- 组建活动专班:通过组织开展各项学习培训活动,提升专班人员工作能力。
- 邀请专家调研:邀请华师大教授、市发改局领导等专家实地调研,为乡村发展提供指导。
- 确定发展理念:通过反复沟通协商,确定“五共”发展理念,即产业共投、湿地共护、消费共促、文化共识、校村共谋。
乡村旅游特色与发展
1. 立足本地优势
李集村立足本地水产养殖优势,设立“情投义和·鱼约李集”的共同缔造主题,持续挖掘“鱼文化”内涵,积极开辟美食康养、生态湿地旅游等新兴产业。
2. 拓展乡村旅游项目
李集村在乡村旅游项目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 村湾入口、街道宣传栏等地安插横幅标语,直观展现共同缔造理论内容核心。
- 充分利用村级公示栏和村民微信群,实时展示活动信息、评比结果、意见建议。
- 定期召开屋场院子会和村民代表会,集中学习宣传共同缔造理念,公布最新成果进展。
- 将三级党组织架构纳入共同缔造机制,最大限度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
3. 搭建自治组织
李集村搭建了以群众为主体的红白理事会、环卫评议会、村民互助会、道德评议会等多个自治组织,确保人人能参与,户户能出力。
结论
应城市义和镇李集村通过共同缔造理念,成功打造了乡村旅游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其成功经验在于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立足本地优势,拓展乡村旅游项目,搭建自治组织,实现乡村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