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建瓯市作为福建省乡村振兴的先行者,积极探索出一系列助农新策略,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将深入剖析建瓯模式,揭秘其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二、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2.1 智能温室大棚建设
建瓯市晨曦种业高标准建设现代智能温室大棚,常年与科研院所合作,借力科技特派员制度,致力于蔬菜种业研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向农户普及推广新品种、新设备和新技术,培育出了一批竞争力强的新品种,有效带动农户增收。
2.2 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建瓯市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24年来,建瓯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拓展到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宽领域、全要素、全链条综合性服务。
三、金融服务助力农村发展
3.1 邮政惠农合作模式
南平建瓯邮政从制约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痛点、难点出发,聚合邮政多网点、多业务综合优势资源,从金融扶农、销售助农、寄递帮农、信贷惠农四个方面,全面融入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生活场景,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惠农服务。
3.2 银村共建模式
迪口镇值源村是建行福建省分行的挂钩帮扶村,推行银村共建模式,赋能乡村振兴。建行在资金和党建建设上给予值源村大力支持,让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四、产业扶贫带动村民增收
4.1 产业扶贫支柱产业
建瓯市实施现代农业、光伏发电、电子商务、生态旅游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地培育各具特色的扶贫支柱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全市36个贫困村摘帽出列,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
4.2 “民企带村”产业扶贫模式
建瓯市东游镇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创办了俊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产业,帮助组建自动化菌棒生产车间、智能化的温控养菌棚,促进当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五、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
5.1 数字乡村试点建设
湖头村试点建设数字乡村,利用摄像机、交换机等硬件和小程序、智慧云平台等软件的组合,初步搭建起数字乡村雏形,涵盖村貌全景、村务数据、党务学习、基层网格、视频监控、乡村文旅、智慧农业等七大板块。
5.2 深化数字农业发展
依托土壤、天气、病虫害等物联网设备深化数字农业,打通产销信息,助力农产品销售拓宽渠道,提高村民数字化转型全过程参与度。
六、总结
建瓯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产业扶贫和数字乡村建设等多方面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功经验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期待更多地区借鉴建瓯模式,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