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小镇的振兴之路,是一条融合绿色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长治小镇如何实现从贫困山村到全国乡村振兴典范的华丽转变。
一、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念
长治小镇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资源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具体措施包括:
- 煤炭产业链延伸:振兴集团作为主要煤炭企业,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延伸煤炭产业链条,上马煤矸石砖制造和洗煤项目,实现能源的循环和清洁利用。
- 生态保护:依托当地生态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和商贸物流等非煤经济,形成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多重格局。
二、农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长治小镇通过农文旅融合,成功打造了振兴小镇乡村旅游品牌,成为上党区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主要举措有:
- 文化内涵与经济产业共生:振兴小镇依托振兴村的现代化城镇建设资源和大雄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文化内涵与经济产业相共生。
- 特色景观景点建设:建成红色文化广场、上党印象步行街、农业科技体验园、振兴不夜村等20余处特色景观景点,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各类旅游业态。
三、五五发展战略,争做全国乡村振兴排头兵
长治小镇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方向,持续推进“五五”发展战略,争做全国乡村振兴排头兵。具体内容包括:
- 五三模式: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上,以企带村、以工带农、以商带户,三带并举抓产业;义务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三育融合强基础;转民风、治家风、养村风,三风共育促文明;融入生产、便利生活、注重生态,三生同步建新村;党委抓大事、支部办实事、党员做好事,三级齐抓固党建。
- 五级联包:在党的建设、安全稳定、疫情防控、基层治理、脱贫攻坚、森林防火、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创新推行党委委员包村包街道包企业、支部委员包班组、党小组长包党员、党员包农户、农户包家人的五级联包新举措。
四、农文旅+康养,探索发展新模式
长治振兴小镇以创建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为契机,将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充分融合,探索“农文旅+康养”的发展新模式。主要做法包括:
- 高质量开发文旅康养资源:依托山水相依的生态优势,围绕高质量开发文旅康养资源、文旅康养基础设施、文旅康养产品以及提升文旅康养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
- 高标准建设文旅康养示范区:实现了产业兴村、以企带村、村企共富,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新篇章。
五、振兴之路,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长治小镇的振兴之路,不仅让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还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具体表现如下:
- 产业多元发展:振兴村产业多元发展已促成3000多人就业,村民的年均收入达到2.6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
- 村民幸福指数提升:村民实现了全部就业,因病残未能就业的人也被纳入了社保范围;成立了村民医疗互助会,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实行供暖供水免费、用气用电补助政策,开通了振兴至上党区和长治市区的公交车。
总之,长治小镇的振兴之路是一条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绿色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长治小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