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乡村发展的总抓手,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图景。本文将从城乡融合、生态赋能、党建引领、数字赋能、产业振兴等方面,揭秘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共绘美丽乡村图景。
城乡融合:以城带乡,构建新型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安溪县为例,该县通过推进“一核一辅多带”县域发展新格局建设,强化中心城区引领作用,提升城乡综合承载能力。同时,打造多个产业强镇,形成促进城乡融合的发展廊道和衔接纽带。
1. 推动综合承载提能
- 强化一核引领:高标准规划建设龙桥新区,推动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联动发展,扩大城市骨架。
- 强化一辅支撑:提升湖头镇对中北部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北部城市发展副中心。
- 强化多带协同:培育产业强镇,打造多个功能配套、分工合作的产业带。
2. 推动城乡建设提质
- 重点项目支撑:推动122个项目列入市级2024年抓城建提品质第一批项目,总投资469.11亿元。
- 专项行动牵引:逐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攻坚,推进村容村貌提升行动。
- 试点示范带动:统筹抓好7个整镇推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生态赋能:全域治理,打造美丽乡村新图景
生态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滕州市官桥镇依托丰富优质生态资源,积极推进全域治理、全景提升、全业联动,走出了一条生态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1. 全域治理,让盆景变风景
- 乡村环境硬化、净化、绿化、美化:实现由一处美到处处美的转变。
- 畅通交通路网:构建形成点线相连、连线成网的便捷交通路网。
- 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集中整治活动,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
2. 全景提升,让景点变景区
- 景区化思维:以薛河湿地为核心,推进沿岸美丽乡村、人文景点与湿地一体化建设。
- 绿道为纽带:实施节点提升工程,建成连通两大湿地和各节点的绿道。
- 美丽乡村创建:成功创建AAA级景区,多个村庄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
党建引领:双领四共,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党建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探索出“双领四共”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有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
1. 党建统领,凝神聚力
- 织密党建网格:全面推行党员微网格工作,定期走访群众,党群关系不断融洽。
- 引贤回乡创业:联系对接乡贤能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 打造议事品牌:搭建乡村振兴大家谈议事平台,回应群众关切。
2. 文化引领,铸魂聚心
- 赓续红色文化:挖掘利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村民赓续红色血脉,发展红色旅游。
- 传承农耕文化:将红色文化和本村历史融入屋场建设中,以文铸魂、以文化人。
数字赋能:数字乡村,构建共富共美新型乡村样板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浙江省梅东村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聚力打造未来生态、邻里、健康、文化、治理、建筑、数字、服务等八大场景。
1. 数字乡村治理平台
- 人房企事物基础核心数据:呈现在数字沙盘,提升治理速度和精度。
- 社区人员综合管理:助力村社实现因地制宜,提升塑造景观节点。
2. 创新推动乡村发展
- 光伏发电项目:推动村光伏发电项目,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 机械化农业项目:创新推动机械化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产业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山东临沂市沂河新区梅家埠街道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的布局,将东部28个村居连片打造成农旅融合发展区。
1. 特色产业基地
- 葡萄、甜瓜、苗木、蔬菜:建设4个产业基地,培育农产品品牌16个。
-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醋庄葡萄”梅家埠甜瓜”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 城郊型乡村全面振兴
- 吸引城市居民:积极吸引城市居民来农村旅游、消费、投资。
-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双轮驱动: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双轮驱动。
总结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城乡融合、生态赋能、党建引领、数字赋能、产业振兴等新路径,共绘美丽乡村图景,让每一个乡村都充满活力,让每一个乡亲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