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乡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将揭秘这些改善措施,带您了解乡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推进力度加大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后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二、农村厕所革命务实推进
2018年以来,全国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户。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其中,东部、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了90%。厕所革命的务实推进,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条件,提高了生活环境质量。
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稳步推进
因地制宜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和模式,强化源头分类减量、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有效措施,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稳步发展。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范围内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同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在一些条件成熟的乡村逐步推行,农村居民的分类意识不断增强,分类的准确性不断提高。
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实施
治理模式不断优化,治理重点不断拓展,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十年来,无论是乡镇污水处理厂还是污水处理装置,日处理能力都实现大幅度提升。
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还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如今,许多村庄的道路、绿化、卫生设施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六、美丽乡村典型经验和成效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通过保护乡村自然环境、传承乡村文化、改善乡村居民生活,实现乡村的绿色、宜居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美丽乡村的典型经验和成效:
- 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注重生态保护,如建设水生态园、生态示范村,推行有机农业,制定农田保护政策等。
- 产业发展:美丽乡村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如农村旅游、乡村民宿、农产品加工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 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道路、改善供水供电、建设学校和医疗设施等,提高乡村居民生活水平。
七、同步推进乡村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
改善环境和发展产业同步推进、同步落实,才能让乡村面貌为之一新、百姓生活为之一变。近年来,我国各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八、补上短板建好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生态工程,更是民生工程。要解决农民实际生产生活的痛点问题,提升其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此,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九、实施人居环境对乡村的意义
人居环境整治对于改善乡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乡村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垃圾分类处理、道路交通规划等措施,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结语
乡村生活大变样,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乡村生活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