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这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其中,“乡村1号”作为建瓯市的新地标,不仅代表了当地的文化传承,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本文将深入揭秘“乡村1号”背后的故事,探寻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多重价值。
一、历史底蕴:千年古城的文化传承
建瓯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乡村1号”的打造过程中,当地政府充分挖掘了建瓯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新地标。
1. 地理标志商标的申报与规划
为了提升建瓯市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当地政府积极申报注册地理标志商标。通过科学制定地理标志商标5年发展规划,成功注册地标申报机构将获得5万元奖励。此举有力地推动了建瓯市特色产业的发展。
2. 高标准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
建瓯市全面摸清地域情况,引导、挖掘和梳理特色资源产品35个,打造了“东峰矮脚乌龙”、“建泽泻”等6件知名农产品品牌。这些品牌不仅丰富了建瓯市的农产品市场,也为“乡村1号”的打造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价值: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
“乡村1号”的打造,不仅提升了建瓯市的文化品位,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
1. 推广“生产经营模式”
“乡村1号”推广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基地地理标志商标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建瓯锥栗”为例,该产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后,年均生产锥栗4万余吨,实现产值突破5亿元,并远销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打造新型居住区
东安新村二期项目土方工程开工建设,占地251亩,总户数272户。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区,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文化内涵:畲族风情与田园风光的融合
“乡村1号”在打造过程中,充分融入了畲族风情和田园风光,成为展示建瓯市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
1. 安国寺村的新村改造
地处闽北山区的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安国寺村,在新村改造建设中,充分利用独特的畲族风情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打造以田园风光、畲族文化风情为特色的农家小院,助力乡村振兴。
2. 吉阳镇田园美景的绽放
吉阳镇以学习“千万工程”为抓手,通过整合农业资源、深挖文旅价值,让田园美景绽放出富民强村的蓬勃生机。油菜花海、莲子种植等特色农业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总结
“乡村1号”作为建瓯市的新地标,不仅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瓯市将继续发挥“乡村1号”的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