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创新之路。以下将从多个维度揭秘天柱县的特色乡村模式创新之路。
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天柱县以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为契机,全面启动乡村建设。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对传统民居进行修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研学培训中心、民宿等,打造了如渡马镇共和村甘溪侗寨这样的国家AAA级景区。
1. 传统民居修缮
天柱县注重保护传统民居,通过修缮,使其既能展现乡村的历史文化,又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2.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甘溪侗寨等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休闲步道、智慧消防、电力线路迁改、通信基站、污水处理化粪池等,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二、合约食堂创新模式
天柱县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推广合约食堂。通过整合资源,将合约食堂纳入村规民约,实现资源整合和资金保障。
1. 整合资源
合约食堂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如学校、办公楼、仓库等,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2. 资金保障
合约食堂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支持、部门投入、社会捐助和群众自筹,确保食堂的正常运营。
三、党建+集体经济模式
天柱县积极推行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增长。
1. 强化党建引领
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领头雁作用,统筹整合扶持资金和强农惠农政策。
2. 探索创新
通过产业带动、资产经营、项目扶持等方式,培植企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
天柱县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事务联议等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1. 党建引领
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探索省际边界党建联建体系,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2. 网格化管理
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社情民意联排、安全隐患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等。
五、文明实践+模式
天柱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推动文明新风倡导工作,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1. 理论宣讲
通过“柱力讲堂”等品牌,开展政策理论宣讲,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 移风易俗
开展“四倡导四抵制”等活动,督促各村(社区)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新观念。
总结
天柱县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合约食堂创新模式、党建+集体经济模式、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和文明实践+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些创新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