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农村,这片充满历史底蕴和现代活力的土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古老与现代碰撞,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家园剪影。
一、沧桑巨变的工农村
德阳工农村,原名白衣庵,位于德阳县城南与八角两个公社、乡镇的结合部地带。1958年,随着国家大跃进的战鼓擂响,建工部第一工程局3万余人南下来四川德阳进行二重、东电建设,工农村正式诞生。这里逐渐形成了商贸繁荣的城市商业区,被誉为德阳的“中关村”。
1. 工农村的历史演变
- 1957年前:原址是一个寺庙,周边是川西平原大坝的万顷良田。
- 1958年:建工部第一工程局3万余人南下来进行建设,工农村正式成立。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工农村形成了商贸繁荣的城市商业区。
2. 工农村的现状
- 商贸繁荣:工农村拥有丰富的商业资源,是德阳市的商业中心之一。
- 教育资源丰富:工农村拥有多所学校,包括德阳三中、二重技工学校等。
二、科技兴农的绵竹市
绵竹市位于德阳市东北部,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近年来,绵竹市以科技兴农为抓手,实现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绵竹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片片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呈现出一片平坦广阔的景象。这里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2. 现代农业产业园
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道路宽阔笔直,农田蔓延至视野之外。园区内,小气候监测设备、排灌系统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金锣桥村等19个村落入选首批四川传统村落名录。德阳市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纳入发展规划,结合乡村振兴及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从文物维修、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旅游等方面入手,完善传统村落保护。
1. 传统村落的保护
- 挂牌保护:对现有传统村落实行挂牌保护。
- 数字博物馆:支持国家级传统村落建立数字博物馆。
2. 传统村落的发展
- 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让传统村落成为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 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如传统手工艺、特色餐饮等。
四、美丽乡镇的崛起
德阳的乡镇,如旌阳区东湖镇、孝泉镇、徐晃镇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1. 东湖镇
东湖镇位于德阳市东北部,是旌阳区政府所在地。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如东湖山公园、四川文化娱乐城等。
2. 孝泉镇
孝泉镇是川西平原的一个古镇,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护龙舍利塔、孝泉清真寺等。
3. 徐晃镇
徐晃镇位于成德绵经济带的枢纽,交通便利。这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绵竹古城遗址、尚勇长阙等。
五、结语
四川德阳农村,这片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土地,以其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家园剪影,展示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新面貌。在这里,人们既能感受到传统的韵味,又能体验到现代的便捷。德阳农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索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