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不仅拥有深厚的商业和旅游文化底蕴,更是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地。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揭秘榆次农村的新变化和新故事,展现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一、历史传承与文化底蕴
榆次区历史悠久,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榆次老城、常家庄园等历史遗迹,不仅见证了晋商的辉煌,更是榆次农村文化底蕴的缩影。近年来,榆次区积极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将其融入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
1. 榆次老城
榆次老城是榆次区的标志性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老城内保留了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文庙、城隍庙、钟鼓楼等,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是榆次农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常家庄园
常家庄园是榆次区另一处著名的历史遗迹,它以其宏伟的建筑规模、精美的雕刻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庄园内设有博物馆、图书馆、戏楼等设施,是了解晋商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
榆次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产业带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1. 现代农业
榆次区以现代农业为发展方向,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推广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出和效益。例如,石羊坂村通过建设高标准温室,实现了蔬菜种植的现代化,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也为市场提供了优质蔬菜。
2. 乡村旅游
榆次区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
榆次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通过捐资助教、改善办学条件等方式,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1. 捐资助教
民建榆次区委联合山西传媒学院报送的作品《花儿少年》荣获第五届山西省“小故事彰显思想伟力”微视频征集活动三等奖,展现了榆次区在乡村教育方面的努力。民建榆次区委连续19年捐资助教,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2. 改善办学条件
榆次区通过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乡村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四、结语
榆次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仅注重经济发展,更注重文化传承、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通过这些举措,榆次农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