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作为湖北省唯一入选的乡村振兴示范城市,近年来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探索出一条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核心,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本文将从潜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特色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潜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潜江市农村集体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截至2021年底,潜江市共有村集体经济组织842个,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有20个。近年来,潜江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潜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色模式
虾稻共作生态高效种养模式:潜江市探索出虾稻共作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减药减肥达50%以上,亩平收入达到6000元,是单一种植水稻收入的近6倍。这一模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反租倒包经营模式:潜江市通过反租倒包经营模式,实行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民”的村社一体”经营。农民平均每户年纯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积累每年近百万元,企业可获得稳定优质的生产原料。
科技攻关,强化技术引领:潜江市深化科技攻关,强化技术引领,牢牢占据技术、苗种等产业链各个制高点。成立龙虾学院,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和技术保障。
三、潜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农民增收致富:潜江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村集体经济壮大: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潜江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不断增长,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乡村环境改善:潜江市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乡村颜值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乡村治理优化:潜江市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潜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启示
坚持党建引领:潜江市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潜江市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科技支撑,人才保障:潜江市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潜江市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注重统筹规划,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总之,潜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潜江市将继续巩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