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实战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提供参考。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活力不足、治理能力不强、群众参与度低等。以下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崇明区“四维发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崇明区针对乡村治理中存在的“小马拉大车”难题,从“减负、增能、提效、强基”四个维度共同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 减负:严把事项准入关,加强对村居组织准入事项和信息系统下沉村居组织使用的准入审核,严格把关清单事项范围,严控清单外事项下沉到村居组织。
- 增能:深化网格化党建,推动治理服务资源重心下沉,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 提效:推行乡村治理清单制,使基层真正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 强基:培养造就高质量基层村居干部队伍,树立标杆,锻造基层治理一线好班长。
案例二:渝水区“三治融合”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渝水区以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为目标,大力加强和改进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 自治: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不断提升村班子整体功能。
- 法治: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百姓说事室等载体,定期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
- 德治:深入开展道德积分银行、党建引领、五力聚合等乡村治理模式,提升村民道德素质。
案例三:北碚区“院落微治理”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北碚区创新推行院落微治理机制,将治理单元下沉至自然院落,为破解丘陵山区乡村治理难题提供了重庆方案。
- 党建引领:将治理触角延伸至院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 网格化管理:将院落划分为网格,设立网格长,负责网格内的日常事务处理。
- 村民自治: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参与院落治理。
二、案例分析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党建引领是关键: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 群众参与是基础: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 制度建设是保障:建立健全乡村治理制度,为乡村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 科技赋能是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乡村治理效率和水平。
三、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 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 培育乡村治理人才: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 创新治理模式: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治理模式,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 加大科技投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乡村治理效率和水平。
结语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培育乡村治理人才、创新治理模式、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可以有效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