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近年来,临淄区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将传统与现代规划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乡村小镇。本文将揭秘临淄乡村小镇的规划之道,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融合。
一、乡村体系规划
临淄区乡村体系规划旨在构建镇区——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村镇居民点体系。具体规划如下:
- 镇区:规划城镇型社区12个,提升镇区功能,优化镇区布局。
- 农村新型社区:规划40个,重点发展农村新型社区,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 中心村:规划10个,打造中心村,带动周边村庄发展。
- 基层村:规划30个,保持基层村原有风貌,发挥其特色。
二、乡村建设用地导控
为保护乡村自然人文风貌,临淄区对乡村建设用地进行严格导控:
- 村庄居民点用地:至2030年,除纳入中心城区和镇建设用地的村庄外,村庄居民点用地控制在2310.62公顷。
- 农村新型社区:占地1610.9公顷,重点发展农村新型社区。
- 新农村:占地699.72公顷,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临淄区按照经济实用、有效可行、同步建设、充分预留的配套原则,分类别、分层级制定与农村新型社区及新农村居住形态、人口规模、居民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标准。
- 交通设施:农村新型社区社区级道路红线8-15米,组团级道路红线6-10米,宅前道路红线4-6米。
- 环卫设施: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家庭无害化卫生厕所,按25-50平方米/千人的标准配建;合理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站(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每100户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箱。
- 给水设施:因地制宜选择供水模式,离城区较近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可采用延伸城区供水管网的集中供水模式。
四、乡村重要基础设施
- 交通设施:优化乡村交通网络,提高乡村交通便利性。
- 环卫设施:加强乡村环境卫生治理,提升乡村环境质量。
- 给水设施:确保乡村供水安全,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
五、乡村旅游发展
临淄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打造金山镇、齐陵街道、皇城镇、稷下街道、齐都镇5个省级旅游强乡镇,东崖村、坡子村、北山西村等10个省级旅游特色村。
- 历史文化旅游:充分利用临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田齐王陵、马莲台、稷山汉墓等,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线路。
- 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如牛山生态观光园、紫荆山悦会农庄等,提升乡村生态环境。
- 民俗文化旅游: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如鹧鸪戏、高阳酒业等,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线路。
六、特色小镇建设
临淄区将朱台镇打造成“艺居小镇”,建设装饰纸研发中心、造纸博物馆、万米文化长廊等,提升乡村产业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临淄乡村小镇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临淄乡村小镇将继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