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辽宁农村的振兴之路,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辽宁农村的振兴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将从数据的角度,揭秘辽宁农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乡村
1.1 数字乡村基础设施
辽宁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托设施农业产业基础,建设了数字农业应用云、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智能终端系统、三农综合服务平台、数字农业大数据中心等。这些基础设施的搭建,为辽宁农村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数字乡村平台应用
辽宁移动数字乡村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精细化与智能化。平台包含PC端和小程序端,为农村管理者、农业从业者和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
2.1 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
以凌源市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设施蔬菜)为试点,建设面向全市的设施农业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为花卉、蔬菜等经营主体提供数字化服务。
2.2 数字百合产业体系
打造凌源百合产业名片,共建数字百合产业体系。形成百合产业大数据、数据分析能力和产业数字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凌源百合产业规模和效益。
三、服务管理新模式
3.1 大数据挖掘与治理
通过应用大数据挖掘有效的数据,并基于数据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精细化与智能化。
3.2 数字治理大屏
数字治理大屏成为乡村振兴的智慧脑,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镇。
四、农业卫星遥感与数字信贷
4.1 卫星遥感监测
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利用农业卫星遥感AI识别技术,对农田进行长势检测、产量预估、灾害预警等遥感监测。
4.2 数字信贷服务
基于地理信息数据的综合数字信贷服务,为解决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的技术路径。
五、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5.1 示范带建设目标
到2025年每年建设20条左右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全省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树立标杆、作出示范。
5.2 示范带建设原则
按照先易后难、节本增效,培育重点、补齐短板、精益求精、争先进位,典型引路、全面提升的创建思路。
六、大数据审计与监管
6.1 大数据审计
利用大数据实现对乡镇涉农项目的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6.2 三资监管平台
结合大数据审计方法,实时动态分析三资管理和使用风险。
结论
辽宁农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是在新技术的引领下,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果。通过数据透视,我们可以看到辽宁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数字信贷、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及大数据审计与监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未来,辽宁农村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