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鹰潭,一个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美丽的乡村。这些乡村不仅承载着鹰潭人民的乡愁记忆,更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将揭秘江西鹰潭乡村的美丽与变迁,带您领略这些名录里的乡村风采。
一、渡坊水村:诗意乡村,天人合一
渡坊水村位于贵溪市南部,是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这里如诗如画,干净整洁;山水明秀,风光无限。村庄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在保留原有村庄形态的基础上,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渡坊水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民俗,发扬手工酿造谷酒文化。如今,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成为了鹰潭乡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蓝田宋家:血防圣地,振兴热地
蓝田宋家位于余江区中部,距离城区约8千米,交通优越,自然风光优美。这里被誉为精神高地、血防圣地、振兴热地。蓝田宋家以战天斗地、敢为人先的血防精神,通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为全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样板村。
近年来,蓝田宋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稻城小龙虾养殖基地,成立土特产公司,发展民宿经济,打造乡村旅游,逐步形成了一个集文化体验、教育培训、田园观光于一体的中国血防文化旅游村。
三、河潭镇丰田村:现代化蛋鸡养殖,数字农业先行
河潭镇丰田村曾是“空壳村”,如今却隐藏着一家现代化蛋鸡养殖企业——江西康益禽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全省率先实现蛋鸡数字化养殖,AI养殖体系入选为江西省数字农业融合创新应用案例。
丰田村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数字农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如今,丰田村已成为鹰潭乡村振兴的典范。
四、中童镇鸭塘村许家小组:宅改绘新颜,乡村共振兴
中童镇鸭塘村许家小组位于余江区,以深化宅改为切入点,以乡村治理为发力点,以惠民富民为落脚点,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鸭塘村通过宅改,共退出危旧房78宗,附属房、废弃猪牛栏198个,退出面积20000余平方米。村庄将退出宅基地重新规划,新建、拓宽路网2500米,主干三线入地,雨污分流,眼镜广场、思源游园等合理布局,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五、龙虎山景区乡村:农旅融合,乡村和美
江西鹰潭龙虎山景区乡村以农旅融合发展为抓手,依托龙虎山景区旅游的独特自然资源禀赋,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建设秀美宜居乡村,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龙虎山景区上清镇上清村和龙虎山镇金山板栗种植基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龙虎山板栗规模化种植已现成效,全区板栗种植面积15000多亩,累计带动近5000户农民共同增收。
六、朝阳村:弘扬大寨精神,乡村振兴新篇章
朝阳村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与时俱进、创新开拓。以深化宅改为契机,重文化、建基础、强产业,打造了潢溪村物业公司朝阳站点,推进村庄长效管护,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朝阳村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向荒山要粮大行动,成为全省典范。如今,朝阳村继续传承大寨精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七、仪凤村岐山渡夏家小组:宅改赋能,乡村幸福图景
仪凤村岐山渡夏家小组通过“宅改”及“一宅变四园”规划,实现了村庄环境治理大变样。基础设施如村庄的路网、线网、沟网、电网、水网,甚至燃气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实现了自来水100%入户,晚上路灯灯火通明。
夏家小组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宅改”工作,从做美环境、留住乡愁、淳朴乡风三方面进行建设,辐射带动全村环境治理大变样。
结语
江西鹰潭乡村的美丽与变迁,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这些乡村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江西鹰潭乡村将继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