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这座位于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著称,更以其独特的传统婚俗吸引了众多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建瓯的传统婚俗,揭示其中蕴含的农村风情。
一、传统婚俗的起源与演变
建瓯的传统婚俗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婚嫁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婚俗在民间不断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1. 上门婚俗
“上门”是建瓯民间的一种传统婚嫁习俗。在旧社会,男子上门到女方家结婚曾被视为一种耻辱。然而,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上门婚俗却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 上稚女门:指有女无男或头胎是女儿的家庭,招赘男丁上门落户,婚后在女家劳动生活,长子跟女家姓,并享有财产继承权。
- 上二婚门:指寡妇招夫养家,维持生计,原夫无子,一胎儿子跟原家姓,只有一子,就一子两挑。
- 上生门:指贫穷人家特别是农村的特困户,丈夫久病成疾或意外致残,男方主动提出离婚,妻子不忍心离开亲人,就请一男劳力到家里上门,负担家庭生活。
- 上半门:指中等人家婚后多年无子,无条件娶二房,托媒找子女多,丈夫体弱多病,家庭困难,愿意找人上半门,并写一次子跟来者姓称填书,两家都保留原有家庭夫妻关系。
这种婚俗在解放后逐渐消失,但它在建瓯民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2. 大回门
“大回门”是建瓯民间的一种传统婚嫁习俗。新婚夫妇回门时,由年龄相当的小舅子作主人,到门口迎接。见面时不说话,只拱手,齐走到厅上檐前,主人先一步到上首头把交椅前,双手在椅帔上提一提,表示整理,再向新郎鞠一躬,新郎也在下首头把交椅照样做一下,再拱手请坐,各就各位。
随后,有人用小茶盘端上两盏有铜(锡)托的盖碗茶,先敬主人,再敬客人,两人接茶放在旁边茶几上。接着主人端起盖碗,新郎也端起,互相端至面前表示敬茶,各将盖掀起喝上一口就放下。
此时,厅前檐内左右各斜置一张有桌圃的八仙桌,桌后也有交椅及椅帔,各桌上放一双筷子、一个酒杯、一个锡酒瓶、一小碟瓜子,双方也要提椅帔表示敬意,再入席。
以后是小工头用小茶盘端上一碗茶,在新郎前面单腿下跪(叫打千),将茶盘高举,新郎即掏出红包放在茶盘上,送菜人将菜置桌中央,再送一碗给主人。
上菜后主人双手将筷子横拿,新郎也照样拿起,双方举筷拱手,放下筷子后又举酒杯,也是互相拱敬,之后是主人提筷请新郎吃各自面前的菜。菜都是当天午宴请新郎吃的回门酒菜,但只是切好、码(排)好而未煮的生菜原料,吃也是假吃,只是筷子向碗内指一指就放下,于是小工头将菜端走换上另一碗,各菜轮番上桌表演一下就结束,各回原位喝茶,茶后就可随便行动,脱帽更衣。
二、传统婚俗中的农村风情
建瓯的传统婚俗蕴含着丰富的农村风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地位与家庭责任
在传统婚俗中,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责任得到了明确的界定。男子上门到女方家结婚,意味着他需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为女方家庭分担家务和农活。
2. 亲情与友情
传统婚俗中的回门仪式,体现了亲情与友情的重要性。新婚夫妇在回门时,会受到亲朋好友的祝福和关爱,这有助于他们融入新的家庭和社会。
3. 文化传承
传统婚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民俗和传统价值观。通过传统婚俗的传承,建瓯的民间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三、结语
建瓯的传统婚俗是农村风情的一种体现,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婚俗也在不断演变,但它们依然在民间流传,成为建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