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的农村地区,一场农业革命正在悄然进行。随着智能温室大棚的兴起,传统农业正逐步迈向现代化,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智能温室大棚:技术革新助力农业发展
1. 温室大棚的演变
过去,吉林农村的温室大棚主要以简易的塑料薄膜覆盖,保温效果有限,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而现在的智能温室大棚则采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双层材料设计、保温材料墙体等,有效解决了冬季低温问题。
2. 关键技术与应用
- 双层材料设计:温室棚顶采用双层材料设计,中间夹层是一层透光棉被,既可以御寒,又不挡光热。
- 保温材料墙体:大棚墙体采用保温材料,白天吸热,晚上散热,成为大棚的温度调节器。
- 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温室大棚中安装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棚室内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实现高效、精准种植管理。
吉林省智能温室大棚的成果
1. 农民增收
智能温室大棚的应用,使得吉林农村的草莓、蔬菜等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以白山市抚松县东胜村为例,新建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带动村里七成农户从事草莓种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2. 农业现代化
吉林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棚膜经济逐步壮大。目前,吉林省建设棚室面积80万亩左右,全省大棚果蔬年产量可达1800万吨左右。
3. 数字农业产业服务生态体系
吉林省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吉农云)的建立,为农民提供了专家咨询、智能关爱、村治宝、智能广播等功能,助力科学农业生产。
吉林(长春)冬季农博会:展示现代农业技术
1. 展会亮点
- 设施农业展区:展示高产作物品种、先进栽培技术和高新设施设备。
- 观光农业展区:展示国家和吉林省发展历程,世界农业风情园展示300多种特色植物。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展区:展示1300余个农业科技成果。
2. 展会意义
本届农博会旨在为市民提供观光、休闲、购物的节庆大集,为农民打造学习冬季设施农业样板的科普大集。
总结
智能温室大棚的兴起,为吉林农村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科技创新,吉林省正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