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通过实施“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插上了“隐形翅膀”。本文将深入揭秘伊春市友好区的农村规划,探讨其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一、数字乡村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1.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
伊春市友好区将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持续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2022年,新建4G基站9个、5G基站4个,解决了两个自然村没有网络信号的问题。2023年,计划再新建5G基站4个,投资100余万元,进一步完善辖内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夯实数字底座。
2. 推动信息化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
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致富。以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引导各村联合成立农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信息技术助力农产品销售,让农民搭乘互联网的快车,以数字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乡村振兴规划:绘就美好蓝图
1. 强化规划引领
伊春市友好区坚持提升农村网络覆盖水平与提高乡村网络覆盖质量并重,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通农村接入数字时代的大动脉。同时,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就近办。
2. 优化村庄规划
2019年,黑龙江省开启了村庄规划工作,将全省9000多个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边境巩固类和搬迁撤并类等5种类型。伊春市友好区积极推动村庄规划工作,实现村庄发展有目标、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
三、乡村振兴成果:农民幸福指数提升
1. 农产品销售增长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2022年,累计线上销售各类农产品7万余斤,销售额近30万元。
2. 民生福祉改善
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目前,友好区7个行政村都已配备了政务自助终端机,百姓幸福指数与信息化服务能力同频提升。
四、总结
伊春市友好区通过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和优化乡村振兴规划,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未来,伊春市友好区将继续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