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问题的日益突出,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寒冷地区之一,农村集体供暖问题备受关注。近年来,黑龙江省在农村集体供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标准,旨在提高供暖质量,让农村居民在冬日也能享受到温暖舒适的生活。
一、新标准背景
在“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积极开展地热能供暖试点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地下水源热泵项目尾水不能有效回灌、部分浅层土壤源热泵项目地下水温度持续下降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地热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黑龙江省住建厅组织相关单位编制了《黑龙江省地热能供暖系统技术规程》。
二、新标准主要内容
技术规程:该规程是我国首部涵盖水热型地热能、岩土体地热能供暖系统的技术规程。编制组针对既有问题开展了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工程案例,吸纳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地热能供暖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资源保护:为促进地热能供暖系统“取热不取水”,确保地热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规程强化了地热能采集系统、运行监测与管理的具体要求。
适宜形式:根据黑龙江省资源禀赋和气候特点,规程规定了以中深层和浅层地埋管地热能供暖系统为主的适宜形式。
改造要求:对既有地热水供暖系统的改造给出了相关要求和技术。
设计计算方法:为方便各阶段的工程设计,规程提供了多样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概算指标。
三、新标准实施效果
提高供暖质量:新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村集体供暖质量,让居民在冬日享受到温暖舒适的生活。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标准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生产、设备制造、合同能源管理等相关行业的良性发展。
创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新标准的实施,将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案例分享
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为例,该乡成为黑龙江省首个用上清洁能源供暖的村,也是黑龙江省推广清洁能源供暖的示范性名片。通过采用新型取暖设备,村民们在冬日里告别了传统的烟熏火燎的烧煤取暖方式,享受到了清洁、便利与温暖。
五、总结
黑龙江省农村集体供暖新标准的实施,为农村居民带来了温暖舒适的冬日生活。未来,随着新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将有更多农村地区享受到这一政策带来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