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这座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城市,近年来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成就。本文将深入探讨哈尔滨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创新与变革,分析其在提升粮食产能、推动种业振兴、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以及推进智慧农业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果。
一、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哈尔滨市粮食播种面积始终保持在3000万亩以上,综合产能始终保持在300亿斤以上。2022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254.3亿斤,实现了十九连丰,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播种面积的增加、科技增产因素的促进以及救灾措施得力的综合作用。
二、种业振兴战略
哈尔滨市聚焦做强种业产业,全力推动种业振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此外,哈尔滨市还积极推进优质良种繁育攻关项目,力争在粳稻、马铃薯等育种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
哈尔滨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1140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通过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四、绿色发展理念
哈尔滨市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4%。此外,全市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已经发展到1110万亩,稳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这些举措有助于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农产品品牌培育
哈尔滨市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培育行动,全市获得“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使用权的企业达到76家,品牌农产品191款,位居全省第一。特别是全市大米品牌价值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六、智慧农业发展
哈尔滨市致力于推进智慧农业发展,通过应用现代生物、信息、工程装备等新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例如,友谊农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精准施肥,降低农业投入,减少污染;同时,卫星导航技术提高了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水平。
七、总结
哈尔滨市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创新与变革,实现了粮食产能的稳步提升、种业振兴、绿色发展、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智慧农业发展等多方面的突破。这些成果不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