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贵州,作为中国西南部的一个省份,近年来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深入探讨贵州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之路,揭示其共富之谜,分析其成功经验,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创新实施“强村富民”行动
近年来,贵州铜仁市围绕“强基层组织、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富农民脑袋”的“两强两富”目标,创新实施“强村富民”行动。通过以下措施,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速提质:
健全体系抓统筹: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农增收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构建四级书记亲自抓、专班专人具体抓、部门属地双责任的责任体系。
突出资金撬动:统筹发改、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中央组织部扶持资金、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解决村集体经济资金匮乏问题。
突出示范带动:开展“百村示范、千村达标”示范创建,打造示范点,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
突出全盘互动:建立“强村帮弱村、弱村抱团发展”机制,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培、难题联解,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提升。
二、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机制
贵州湄潭县新南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化“三变”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具体措施如下:
强化党建引领:培育政治素养高、干事本领强、责任意识足的村两委班子,发挥头雁引路带动作用。
强化发展组织: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让村民变股民,把村集体和广大村民利益联结起来。
完善激励机制:将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村党组织、村干部评优挂钩,激发干部积极性。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普定县秀水村曾是“三无”贫困村,通过创新发展的“五股”模式,实现了从空壳村到小康村的嬗变。具体做法如下:
人头股:村民人人都有股,占股10%。
土地股:每分土地算一股,占股30%。
效益股:一分劳动一分股,占股30%。
孝亲股:占股5%。
发展股:占股25%。
秀水村依托秀丽山水,兴建起集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生态产业园,实现了从空壳村到小康村的嬗变。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贵州各地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韧性足、可持续强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以下为一些成功案例:
安顺市双堡镇大坝村:通过盘活资源打造自己的龙头企业——大坝延年果酒厂,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村集体经济达4000余万元。
黔东南州凯里市:166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5000万元,实现无经营性收入村清零。
贵州省盘州市:积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股份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各经营主体的作用,强村富民。
五、总结与展望
贵州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之路,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贵州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