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以潮州东明村、溪西村、李工坑村三个村庄的实践为例,揭秘广东乡村振兴的模式和成果。
一、潮州三村:乡村振兴的缩影
1. 东明村:从“空心村”到“诗与远方”
东明村位于潮州饶平县东山镇,拥有千亩梅林和百年竹编技艺。然而,由于缺乏消费和体验场景,以及运营人才的缺失,这些资源未能有效转化为村民的收入。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汇丰公益以“汇丰宜居乡村计划——潮州乡村振兴项目”为支点,引导村民成立“思远合作社”。合作社将传统竹编技艺与现代美学结合,开发文创产品,并推出竹编体验课程。2025年1月的梅花节,东明村迎来了约16万人次游客,合作社单月营业额突破2万元。
2. 溪西村:电商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溪西村位于潮州饶平县三饶镇,汇丰公益在此支持建设乡村振兴馆,打造电商孵化平台。项目已开展25场电商培训活动,带动1300人次学习。同时,项目还助力本地特色的香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联动。
3. 李工坑村:产业联动激活内生动力
李工坑村位于潮州饶平县,汇丰公益在此支持建设乡村振兴馆,打造电商孵化平台。项目还重点助力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联动,发挥合作社连农带农作用。
二、广东乡村振兴模式探析
1. 陪伴式赋能:从“输血”到“造血”
广东乡村振兴模式强调陪伴式赋能,通过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开展电商培训等方式,帮助村民掌握技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2. 产业振兴:推动一二三产联动
广东乡村振兴注重产业振兴,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联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3. 文旅融合:打造美丽乡村新业态
广东乡村振兴积极探索文旅融合,通过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提升乡村魅力,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三、总结
广东乡村振兴的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陪伴式赋能、产业振兴、文旅融合等模式,广东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广东将继续探索创新,为全国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