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甘肃东乡大树村,一个位于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大树乡下辖的行政村,曾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然而,在这个看似贫瘠的土地上,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绿色奇迹。本文将揭秘大树村的绿色奇迹,探讨其背后的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之路。
生态建设:从荒山到绿洲
大树村的生态建设历程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当时,这里山大沟深,植被稀少,风沙肆虐,生态环境恶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当地政府启动了“2215”林业生态工程,即每个乡镇每年造林200亩,每人每年栽活2棵树,全县每年建设绿色通道100公里,完成造林5万亩。
造林绿化:打造绿色长廊
大树村积极参与了“2215”生态造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3.99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058.4万株。其中,云杉、油松、山杏、榆树、刺槐等抗旱苗木为荒山造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村庄还新建了273公里的绿色通道,补栽绿色通道486公里,使得村庄的绿色长廊日益完善。
经济林种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树村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经济林种植,打造林果村。在唐汪镇河沿、马巷村等地建设经济林1.63万亩,栽植啤特果、花椒、枸杞、山杏、沙柳等经济林苗木403万株。通过发展经济林,村民们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增加了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在大树村的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当地政府还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村庄的全面发展。
教育扶贫: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名校”
大树村石化小学曾是甘肃省深度贫困村之一。2013年,中国石化接过该县扶贫重担,对大树村石化小学进行教育帮扶。如今,学生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脱贫攻坚:啃下“硬骨头”
2012年以来,西北化工销售公司积极响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决策,帮扶大树村等7个贫困村。经过多年努力,这些村庄已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最初的47.3%降至14.3%。
结语
甘肃东乡大树村的绿色奇迹,是我国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生态建设、产业兴旺、教育扶贫等措施,大树村实现了从荒山到绿洲、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这一奇迹为我国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